查看原文
其他

遍地OXXO,墨西哥城。

🇲🇽 大西洋鳗鱼 2019-05-11

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哦



这是大西洋鳗鱼的第三十六篇原创,墨西哥第二篇。


不管是《被辱骂小丁丁的亚洲人?细数我遭遇的种族歧视与种族红利》中,里约热内卢的大街小巷那么多不喜欢穿衣服,身材却好得令人发指的路人们; 


还是《“种马”与“乳牛”之国,这里是乌克兰!》中,我亲眼经过所见,在ipanema沙滩上当众指交达2分钟的美女猛男实景图; 


或者是上一篇墨西哥《为什么要瞧不起墨西哥?》中,瓜达拉哈拉那个男女混演,精液与体液撒满舞台,追求极致欲望的脱衣舞酒吧。


也别忘了比伯翻唱,最近这一年红遍了大半个地球,所有歌词都表达着一个意思——“我想做爱”,著名的骚断腿的西班牙语小黄曲《Despacito》(这篇文章的背景音乐)。


都在告诉你:拉丁美洲,这一整片大陆,仿佛总弥漫着淫乱的空气


过份的是,在墨西哥城,整座城市,大街小巷,遍布着OXXO的字母,似乎为这淫乱的空气反复添加着柴火。





我在墨西哥的第一站是首都墨西哥城,因为跨越了半个地球需要倒时差,前两天我浑浑噩噩,大部分时间我只在酒店附近晃荡。


我住在墨城的Zona Rosa区,相当于墨西哥城“北京三里屯”,“上海新天地”的地段,是知名的酒吧区,红灯区,商业区。网络评价,这一带虽然繁华时尚,但也是出了名的治安不好。


午夜也很热闹的墨城餐厅


墨城的第二个晚上,由于时差混乱,我在凌晨2点就已经醒来再也睡不着,洗漱的时候我发现牙膏已经没有了。酒店前台建议我在马路对面的便利店购买。


来墨西哥前,网络和各个群组铺天盖地的强调晚上绝不可一个人走夜路,这些言论当时浮现出来,重重敲打着我的脑袋,我看着马路对面那个写着OXXO的商店的灯光在犹豫,仿佛我一出这个酒店门,就会有劫匪从旁边出现一样。


其实更让我意外的是,这么晚了外面还有营业的商店??我跟前台再次确认,墨墨小妹表示,有,还不止一个,出门右拐50米还有两家。。


于是我把钱包留在房间,手机放在口袋里并紧握着,只带上100比索的零钱,带着如大航海家去新大陆般的气魄,视死如归的出门了。


从便利店出来,午夜在墨城的道路上游荡。路上的警车似乎证实着Zona Rosa区确实不算太平。


走到对面的这家便利店,一切都是非常的顺利,礼貌的店员,琳琅满目的商品,店里还有投币式的咖啡机,以及各种炸鸡炸鱼之类的熟食供应。跟亚洲便利店没有任何的区别。


我对墨西哥的好印象,竟然发迹于这一间名字很淫乱的路边便利店——它就叫OXXO便利店。



OXXO是墨西哥的连锁便利店品牌,拥有超过13,000家店面,是墨西哥最大的连锁便利店。他从属于FEMSA饮料公司,第一家官方OXXO店建立于1978年的蒙特雷。


在墨西哥之后的旅行中,我发现这个OXXO便利店占领着全墨西哥的几乎所有大中小城市,唯一不同的是,小的城市可能只有OXXO这一种便利店,而商业繁荣的首都墨西哥城,除了OXXO,还有711,OK等多家亚洲系便利店。


而这些711,OK便利店,很多时候让当时身处美洲的我分分钟出戏,让我怀疑自己是身处香港,广州,还是曼谷。





我对便利店有一种特殊的情节。


5年前我刚从广州去到北京工作,最不适应的地方就是这个城市极度缺乏便利性——比如除了东边,其它地方极少有24小时便利店。


我住在北五环附近的上地,房价当时已经一平7万+,而如此昂贵的地方,商业设施还不如南方的一些三线城市丰富。


那时候,在无数个疲惫的加班夜回到家后,如果想吃东西,除了门口的肯德基,完全没有任何选择,在那个年代也没有饿了么,美团这些外卖APP。由于我不太会做饭,在饥饿的冬夜里总是很难熬。


于是我开始无比怀念广州凌晨1,2点还络绎不绝的街道,数不清的肠粉店,海鲜烧烤,粥店,糖水店。最怀念的当属那数不清的,还不重名的便利店。那些广州的餐馆与便利店就像深夜里的人间烟火,在我的心中纠缠打转:没有夜生活没有24小时便利店的城市,怎么能叫人间呢。


于是我来到了上海。。


后来动了搬来上海的念头,也是在一次短暂拜访中,看到上海朋友的小区下面,短短1公里的一条街,有两个全家,一个罗森,一个711,还有4个上海本土的老阿姨便利店,这构成了当时打动我离开北京的大部分理由。



北京很好,牛人多到见不到底,可我努力工作赚钱,是为了越来越好的生活。


我不接受倒退的生活质量,那会让我怀疑奋斗的意义。


从那以后,直到我开始出国旅行,我对城市是否宜居的判断分析里,便利店数量成了重要的参考指标。在大多数东亚和东南亚国家,便利店文化非常的繁盛。香港、东京、曼谷、吉隆坡、新加坡,你可以随时,随地地获得你想要的基础生活物质。


不管是冬夜里的一串关东煮,还是炎夏的一罐冰咖啡和一包湿纸巾。


上海长宁,生活气息满满的街道。


而西方国家的便利店是匮乏的。

比如在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这些发达的白人国家里,大部分地区城市结构摊大饼,人口稀疏,城市里很少有24小时的便利店,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是,隔一周开车去大型超市进行大采购。


一次多量,而不是多次少量,随时随地。


即使是世界的中心,都市化的极致纽约曼哈顿,也很少见到成规模,品牌化的24小时小型便利店,我在曼哈顿暴走的时候,如果口渴,总是习惯找到同一家pharmacy(药店)去购买饮料。


而那家pharmacy,可以算作是一间货物齐全的中型超市,虽然也是难得的24小时营业,但这样的超市体量巨大,数量稀少。


墨西哥特色的手工冰激凌,非常好味。


那么拥有众多人口稠密与结构紧凑城市的古老欧洲会不会好一些呢?


并没有,在欧洲游荡的很多时候,我也总处于在找超市的时间消耗中,我能看到TESCO,看到早早关门的中型超市,看到关门晚的烟店或者书报店。


但是:


24小时?

深夜想出来买吃的?

烟店小卖部里有热咖啡,熟食?


很难想象。


所以,西方世界里很少见到的24小时便利店,竟然在地理上比大部分欧美国家还要西方的墨西哥生长的如此“猖狂”,实在是令我非常惊喜。




墨西哥为什么远远不同于其它非东亚/东南亚国家,有如此这么多的便利店呢?


难道是拉丁美洲文化的特点?


我觉得也不是。因为我去过的巴西跟上述欧美国家一样,根本没有这么多方便的商业设施。


墨西哥之所以如此特别,跟墨西哥的人力成本,人口密度分布,中产阶层这三点是密切相关的。



墨墨人力成本低


墨西哥有超过1.2亿的人口,并且并不是巴西那样养懒人的福利国家。所以墨西哥有大量需要工作的劳动力,这些富余的劳动力除了支撑北边的邻居美帝之外,大部分需要在本国发光发热,所以人口资源丰富的墨西哥,就是人老又人贵的西方国家里的一朵奇葩。


这为劳动力需求密集的便利店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工作人员。(24小时都需要有人镇场的行业。)


墨墨城市人口密度大


墨西哥还是一个人口密度分布不均,但城市人口密度大的国家。坐大巴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穿梭时,在广袤的农村很少看得到人烟。而单单一个墨西哥城都会区,就拥有2000万人口,长时间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。


而人口的集聚则是商业设施集中,便利店需求旺盛的重要条件。亚洲城市之所以便利店密集,居住人口集中度高也是重要的原因。


说完以上这两点,还是会有疑惑,印度人更多阿,而且印度的城市里,人口密度也超大(见《一半粪便一半黄金,这里是孟买! | 不可思议的印度(二)》),为什么印度城市不仅没便利店,连街边找个饭店都像要老命一样艰难?!


这就又要说到墨西哥的经济实力了,在前一篇《为什么要瞧不起墨西哥?》里要反复强调,墨西哥从来不是一个穷国,印度的经济条件完全无法与墨西哥相提并论。


墨西哥有完善以及高附加值的制造业,有相当大数量的中产阶级群体,绝不是如印度般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。


墨西哥的白领和普通百姓,他们的消费养得起这么多的便利店。





在《下着粉雪的北海道,我回味了一整年》里,我写过:


在每一个国家行走时,我都会去细细分析这个国家的工作机会,房租房价,饮食等一些多数游客可能不太关心的东西。

旅行对于我,是在体验多元世界的同时,寻找未来的终极生活地的过程。我只有去到尽可能多的地方去经历,尝试,我才知道哪里是最适合我的。在我将来有足够的条件后(也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),从而能做出最合适的选择。


在越来越丰富的旅行以后,我分析一个国家是否适合将来长期居住的指标已经越来丰满与细化。

这些指标形成了一个有9维度的体系模型。再后来去到每个国家,我会把这套体系套进去,从那9个维度对这个国家或者城市进行分别的评分,然后对这个城市做出是否宜居和长居的判断。


墨西哥城街头


而我意外的发现,墨西哥在这套评分系统里,竟然分数能够攀升到我的榜单中非常靠前的位置。


这个体系里除了这篇文章讲到的“便利店数量”,还有哪些维度呢?墨西哥在那些维度里又是怎样表现出色,适合生活的呢?

在后面的墨西哥文章,我会逐条用我的切身体验去分析。




Zona Rosa的那个午夜。凌晨3点半,拉美独有的靡乱空气已经消散。


我独自走在墨西哥城无人的街,那些灯火通明的OXXO便利店,和路上巡逻的警车一起,指引着我回酒店的路,给了我无尽的温暖与安全感。


我对在墨西哥生活的向往,起源于OXXO;而我对墨西哥的探索,才刚刚开始。





欢迎你关注我,也把这个公众号“大西洋鳗鱼”推荐给你同样喜欢旅行,渴望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朋友。

这个地球是如此的多元、奇妙和有趣,人与人的想法与生活千差万别。

我尽我所能的行走在路上,我会做你的眼睛,试着向你讲述世界的每一件事情。



-  往期精选  -


阿塞拜疆 | 这个前苏联绿教国家,我一直舍不得向你推荐

土耳其 | 孤独,伊斯坦布尔。

乌克兰 | 乌克兰,我的祖国。而我死也要离开这里。

心情 | 30岁的我,却活了40年

尼泊尔 | 被诅咒的尼泊尔



长按二维码,给鳗鱼赞赏与鼓励


You Only Live Once

你只活一次


作者系网易新闻·网易号“各有态度”签约作者
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看更多有趣的故事。

欢迎关注“大西洋鳗鱼”的同名新浪微博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